2022-11-03 11:34:03
绿色低碳发展既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发展潮流,也是指导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理念。随着“碳减排”发展实践的深入,能源结构、产业结构、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,对商业银行匹配新的发展理念、路径,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。建行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支行(下称“自贸区支行”)将利用双区叠加的政策优势,业务上先行先试、大胆创新,助力“碳达峰·碳中和”目标达成的同时实现自身业务高质量发展。
具体做法:
一是支持企业转型,配合建立企业名单库。
自贸区支行是江北新区首批绿色银行之一,是南京江北新区“新创融·绿票惠”首批合作银行之一。南京江北新区“新创融·绿票惠”以拓宽绿色金融产品的应用场景、深度挖掘绿色金融产品的实际价值、推进江苏省、南京市及江北新区“双碳”目标的早日实现为目标,以构建“新区绿色、低碳名录”为主要内容。
目前,自贸区支行积极与江北新区财政局对接,以清洁能源、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为重点领域,尽快梳理新区内绿色信贷、绿色票据、碳减排等相关企业名单,减少盲目营销成本。
二是支持技术项目,打造“创业者港湾+”品牌。
自贸区支行创业者港湾是江苏全省第一家创业者港湾旗舰店,将依托省、市分行支持,依靠创业者港湾政策优势,为“碳”相关入孵、入港企业提供特色化授信支持。
同时,以“创业者港湾”为基,举办碳主题相关路演、沙龙等活动,为“碳减排”工具推广、“碳减排”政策宣讲提供优质宣传平台。积极引入绿色企业,为其提供碳普惠、债券融资、股权投资等投贷联动金融服务。
下一步,自贸区支行将继续支持自贸区“碳减排”。
一是加强对新兴低碳产业及头部低碳转型企业支持。
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研究结果,预计未来30年,“碳中和”将带来138万亿元的投资机遇。除了以清洁能源、绿色建筑、绿色交通、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将得到加速发展,产生较大资金缺口外,传统棕色行业的更新替代和转型升级也需要大量资金,助力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和生产技术工艺的改进。
一方面,加强对江北新区新兴低碳产业支持力度。有市场研究认为,未来零碳中国将催生7大投资领域,撬动70万亿绿色产业投融资机会,包括再生资源利用、能效提升、终端消费电气化、零碳发电技术、储能、氢能和数字化。具体到江北新区,涉及到发电侧的风电和光伏装机、物联网相关基础设施、加氢站建设等。同时,积极从碳排放配额(CEA)、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(CCER)等新型指标角度突破,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。另一方面,聚焦传统(高碳)产业中的头部企业。重点关注江北新区钢铁、石化等传统行业,重点支持扬子石化、南钢、南化、德国BASF等传统高耗能企业转型升级,为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铺好路。同时,积极配合江北绿色低碳新区创建进程,运用“碳配额抵押贷”、“环保贷”等产品,为碳减排行业、污水、VOCs(挥发性有机物)等污染物整治、技术研发项目提供优质资金支持。
二是积极参与江北新区“碳减排”相关标准制定。
自贸区支行利用江北新区、自贸区双区叠优势,应着力对接江北新区管委会,积极参与“碳”相关标准制定,加强“碳审计”“碳核查”“碳资产”“碳现货”相关政策宣传,让传统企业更快、更直接、更有效的了解碳减排支持政策。
三是母子协同深挖江北新区碳减排市场。
绿色减排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大,使得投资基金频频落地江北新区。自贸区支行联合建信子,积极对接江北新区管委会、江北国资、江北公用集团等进行深入合作,作为重要的金融力量参与其中。同时积极争取对相关资金进行托管,将资产托管嵌入绿色基金资金结算交易环节之中,确保实现“专款专用、合规交易”,帮助绿色主体合规高效地开展绿色交易业务。另外,可开展绿色债券承销和投资,与业主单位面对面交流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,并实行项目清单制营销,有效推进各类大型绿色项目的顺利进展。
(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)
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